第135章 地道-《亮剑之咱老孔能爆装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3/3)页
    不过,咱们拉着粮食拍拍屁股走人,倒霉的可就是当地的村民了。”
    赵刚闻言皱起眉头。
    一旦粮食丢失,小鬼子有极大可能将怒火发泄到百姓们身上。
    保不准还要颠倒黑白,说是把八路军抢了他们的粮食。
    这样就会引起百姓对部队的不满,继而影响根据地的开辟与发展。
    “不过,”孔捷继续道:“搞搞运输队还是可以。
    只要咱们摸准鬼子的运粮规律,搞好情报。
    就能一下子缴获大批粮食。”
    鬼子自己没用,搞丢了粮食,哪还能怨着百姓?
    “另外,还能从地主方面入手。”
    孔捷继续补充道:“这帮地主老财,横行霸道,靠着压榨乡亲们,一个比一个的荷包鼓。
    既然咱们独立团来了,绝对不能坐视不管。
    非得叫他们把粮食全吐出来不可!”
    赵刚点点头,赞同之余,又凝重道:“老孔,咱们独立团打了不少胜仗,歼灭了不少鬼子,这是可喜的。
    但同时,咱们的独立团也成了敌人的眼中钉肉中刺。
    前两次针对性的围剿足可见,敌人势要消灭我们的决心。
    接连的失败,恐怕鬼子不会就此善罢甘休。
    而我们独立团虽说成功的守卫了根据地,粉碎了了敌军的围剿,但是也损失了不少战士。
    对于不足之处,咱们要作出反省,吸取教训。
    敌军的下一次围剿,肯定会投入更多兵力。
    我们得做出充分的准备应对。”
    孔捷闻言沉吟道:“老赵,你说得很对。
    除了加强警戒之外,咱们得再想点法子。”
    赵刚思索片刻后道:“上回王家村保卫战,敌人突然调动了大批兵力。
    总部还未发现敌人的意图,咱们的根据地就已经被包围了。
    我看,咱们要充分发挥武工队的作用。
    尽快将情报网发展起来,扩大覆盖面。
    另外,群众基础也要尽快打好。
    争取在防区的各个村镇都设下警戒点,一旦发现敌情就马上通报。
    咱们也就可以尽可能的提前做出准备。”
    孔捷闻言道:“这个想法很好,不过困难的地方也有很多。
    想把咱们整个防区里的乡、镇都设上警戒点,需要大量的时间。
    而且,还有个通讯问题。
    咱们八路军正规部队都缺少电台、电话,更别说这么多个警戒点了。
    要想都安装上通讯设备,压根就不可能。
    就是发现了敌情,咋着快速通报?
    靠两条腿跟鬼子赛跑嘛?
    就是跑赢了,也争取不了多少时间。”
    赵刚闻言一听,也是。
    上回王家村保卫战,要不是孔捷早跟丁伟、李云龙他们说好发挥三角阵的作用,就是上头没有指令也要出兵协助。
    那么独立团遭遇的可不只是鬼子两个联队的围剿了。
    赵刚顿时皱紧了眉头,鬼子一出兵,独立团就只能陷入被动,这是没办法的事。
    上一次成功歼灭了敌军,万一下一次失利呢……
    赵刚正一筹莫展,孔捷忽然道:“干脆咱们搞地道得了。”
    “地道?”
    赵刚闻言一愣。
    孔捷解释道:“挖条地道,从村内一直通到村外。
    敌人要是来围剿,咱就派部队,从地道摸到村外,给鬼子来个里外夹击。”
    赵刚闻言眼前一亮,激动道:“老孔,这个主意好!
    要是挖了地道,准能打鬼子一个措手不及!
    这么好的主意,你是怎么想出来的?”
    孔捷笑道:“这不还是咱们的老乡有办法?
    鬼子三天两头进村扫荡,老乡们想出了法子。
    就躲在地窖里,或者事先挖好的地洞里,这样就不用大老远跑去转移了。
    但咱们团总共近三千口子,想挖个洞,都躲里面。
    那得要多大的洞啊?
    还不如干脆挖个地道。”
    赵刚兴奋道:“老孔,我看这个地道,不仅咱们要挖,还可以建议乡亲们也挖。
    最好,每个村子都挖出一条地道。
    这样万一鬼子来扫荡,乡亲们就躲在地道里,或者直接通过地道转移。”
    孔捷闻言道:“既然要挖地道,那干嘛不多挖几条?
    家家户户相通,每个村镇相连。
    干脆整出了地下交通线路!”
    第(3/3)页